近日,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名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生物体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说,三人识别出控制日常生理节律的基因,“我们得以一窥生物钟,并阐明了它的内部运转方式”。据悉,三名获奖者定于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出席颁奖仪式,他们将分享约110万美元奖金。

嗯,110万美元奖金跟我们是没什么关系了。但这个所谓的“生物体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你难道不好奇知道它在说什么嘛?

“含羞草叶子在黑暗中仍按昼夜规律开闭,向日葵在太阳尚未升起时已经朝向东方,人在亮如白昼的办公室里待到半夜照样犯困——生物的自然节律并不依赖于外界条件***,而是由某种内在机制掌控。从蓝绿藻到真菌、从植物到动物,地球生命普遍拥有一套内置的时钟,以24小时为周期调节生理活动,以适应我们这颗行星的自转和昼夜变化。”

人们很早就发现生物节律特征可以遗传,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科学界逐渐提出“生物钟基因”的设想。

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西摩·本泽和罗纳德·科诺普卡用果蝇做实验,通过筛选相关的基因突变,定位到了生物钟基因,命名为“周期”基因。

1984年,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克隆出了“周期”基因,并把它编码的蛋白质命名为PER。他们发现,果蝇体内的PER蛋白质浓度有规律地变动,振荡周期正是24小时。迈克尔·杨于1994年发现的第二个生物节律基因“无时”,其编码的蛋白质被称为TIM。而此后发现的其他几个相关基因,涉及到PER蛋白质的降解、“周期”基因的启动等,与前两种基因共同构成“转录翻译反馈回路”,这就是果蝇生物钟的核心振荡机制。

要是说你没看明白,我也是会信的。说到底,科学家们负责解答“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而大多数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其实只关心“有什么用”和“怎么用”。

所以,专家奋斗了这么久,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划重点:生物钟紊乱与多动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紧密相关,同时会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生物钟一旦紊乱了想恢复,大脑需要1周、肝脏肠胃则需要两周。

再简洁点儿,用我一个朋友的说法正合适——人为什么变丑和变笨?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颁布了原因:熬夜。

据专家说,生物钟研究有望给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安心地继续熬夜了。总想着治疗,为啥不想想防患于未然呢?

来拼多多拼一个“聪明钟”吧,日期显示、语音报时、自动感光、温度显示……基本功能一应俱全,花哨的设置一律没有。

告别懒惰,重返健康节奏,这只极简的床头钟足够了!

拼多多周年庆期间,红包雨可是一场一场向脸上拍的,不要躲,领了更划算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