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2023抖音奇妙夜”落下帷幕。

今晚,共有39组艺术家、160位抖音创作者参与演出,完成28个节目,超过4782万人在抖音上同步观看。

本次晚会的演员来自全国各地,职业各异,年龄从7岁到88岁不等,都一样对生活有着热爱与执着,这些平凡而美丽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01

当唢呐响起,传统文化的血脉被唤醒

在《打磨雕琢》这档节目中,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声音,那就是与鼓争鸣的唢呐。

表演者是@唢那-小南,这次​​他准备了一大一小两把唢呐,分别轮流吹奏高低音,他家里就有全套十多把唢呐。

其父亲是陕北民歌的狂热爱好者,六年级时他便被父亲送去学习唢呐。后来他继续深造,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唢呐专业,但当时他所在的班级只有四五个学生,是民乐类中最少的。

虽然人少,但工作竞争不弱。各地民乐团体数量有限,空缺的唢呐演奏员就更少了。他记得,有些民乐团体偶尔需要唢呐,更喜欢临时聘请外部人员进行短期合作。毕业后,他的几个同学中,有些人已经找到了与唢呐无关的工作。

小南也曾碰壁过。他曾在课外兴趣班教唢呐,但直到他转教葫芦笛,都没有孩子对唢呐产生兴趣。后来,他和朋友开了家餐馆,自己买食材,每天早出晚归。再加上唢呐声音大,难免会打扰别人。有两三年,他再也没有吹过这个陪伴自己多年的乐器。

直到疫情爆发,他又重新拾起唢呐,录了几段视频,没想到一发出来就收获了上万个赞。网友们纷纷表示“这就是唢呐的声音”“没想到跟电子音乐这么搭”“有种想学的冲动”。这个长期与红白喜事联系在一起的传统乐器,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年轻人,终于被人看到了。

如今,他在抖音上有288万粉丝,还登上了音乐节目《全民音乐盛典》。他踏上了更大的舞台,发现了唢呐的广阔性,比如把这种传统乐器和现代电子音乐结合起来,或者像抖音《奇妙夜》一样,唢呐和架子鼓同台竞技,把节目推向高潮。

正如本期节目的名字“磨雕琢”,这四个字出自宋代王安石的《金说》,寓意通过磨砺、相互借鉴,相互提高,最终在恰当的节点停下来,达到沟通的目的。

02

新疆导游小齐拓展新业务

@浪浪星球新疆小戚身穿白衬衫牛仔裤,与来自新疆的音乐人@艾热一起演唱《笨小孩》,他肤色黝黑,单眼皮,笑起来露出满口洁白的牙齿。

小齐是今年6月因一则抖音视频爆红的导游。抖音博主@路人甲旅行记在视频中记录了自己在新疆旅游时遇到的“傻小子”导游。小齐带他们在当地“避骗”,拒绝收受回扣,拒绝拉客购物。

拍摄过程中无人机不慎丢失,他爬上几乎垂直的陡坡寻找,黑色裤子上留下了泥土痕迹,只为不想丢失给客户拍的视频。接下来的几天里,小齐抖音账号的粉丝数从400人飙升至300多万。

这是他靠前次登上抖音奇妙夜的舞台,他坦言自己唱歌并不好,不过以前带团的时候,他和同事有时会在野外搭起帐篷,摆出户外桌椅,带着客人喝茶聊天,他会带头唱歌,活跃气氛。

小齐对《笨小孩》这首歌并不陌生,他听过很多遍,让他爆红的视频结尾,背景音乐就是这首歌。在与小齐相关的视频下,不少网友也在评论中将小齐比作“笨小孩”。

小齐说,东北人把“笨蛋”称为“土鸡蛋”,寓意天然、土里土气,而“笨”则指人的踏实、勤奋、不走捷径。他希望保持这样的状态,觉得除了自己,还有太多勤奋工作、勤奋生活的人,他们都值得被看到。

他欣然接受这次歌唱比赛的挑战,他表示自己虽然性格内向,但有勇气去尝试,“当你自发拥抱世界的时候,世界也会拥抱你。”

03

90 磅重女孩扛 7 磅重竹子舞蹈服装

在舞蹈《永生》中,出现了重达7公斤的舞蹈服装。

这件衣服颜色为黄色,为简牍样式,衣身包括两袖下摆均做成条状。为保证质感挺括,衣服采用扎丝面料。与普通衣服单层缝制不同,这件衣服下摆内外均缝有扎丝,保证质感在各个角度均能呈现。衣服上满是篆书,这些篆书来自清代碑刻书法家邓石如的《白石草堂集》。

穿着这件衣服跳舞的女孩体重不到100磅,经过几次排练,她很快就大汗淋漓了。

其实,这个节目展现的是古书的诞生、演变、传承,以及修复和振兴,从人类文明最早的文字记录开始,到甲骨文、竹简、宣纸书法。节目的最后,这些从古至今的字体全部组合成了四个大字:“生生不息”。

近两年来,字节跳动联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等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古籍修复、数字化、活化工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专项基金资助全国10家图书馆完成了104部珍贵古籍的修复工作。这批古籍修复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取得了诸多新突破。

节目每个环节都创意十足、设计感十足。结绳记号的舞者,身上绘有原始部落的图案;甲骨文表演者的脸上、胸前、手臂、小腿上分别绘有六七块龟甲、兽骨,全身都绘有甲骨文。画腹部时,演员只能站立。

为了凸显龟甲和兽骨的质感,表演甲骨文的两位舞蹈演员全身涂满棕色粉底,局部还点缀金粉。演员身上有数百个甲骨文字符,化妆师每次画都要用掉一根眼线笔。

04

“72变身,看我怎么变身?”

“72怎么变呢?你把手弯起来扭一扭,按在那个白红相间的虎口上,两颗牙齿就在那儿。”

在抖音奇妙夜的舞台上,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翻纸花传承人郭元峰再次展示了他那门熟悉的灌***。在乡村集市节目《出发下田间》中,不少乡村创客带来了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农产品。在他的摊位上,有三种郭氏翻纸花:十八变、三十六变、七十二变。

他凭着自己的功力,在郭式72变中独创了张口狮子、芭蕉扇、孔雀花等招式,而且解说得如同说唱般流畅。

在郭元峰的印象里,这项非遗技艺曾经是个小众技艺,纸翻花早在清康熙年间便有,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他曾想推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和妻子带着纸花来到景区一条街,街上近40家店铺中,只有两家愿意尝试接收。

2019年,他在抖音上以@郭氏七十二变纸翻花为账号发布视频,业务拓展到全国乃至海外,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订单纷至沓来。市场也变得更加多元化,纸翻花从传统玩具演变为节日装饰品,甚至被用于家具收纳柜和展示架。

因为,全国各地有1100多人来跟他学习,最小的才4岁,最大的已经75岁。

05

发夹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手工制作的

为了这次的表演,@寻谱故事的小黄(姐)挖出了12套不同颜色的簪花马甲。

这些发簪的每一朵花、每一根枝干都是福建泉州霞浦民俗文化村的妇女们亲手制作的,一束花要花两三天时间才能做好。有些头饰怕被压坏,她们就自己背一些,剩下的就装在箱子里,用气泡棉把箱子的缝隙填满。

霞浦妇女簪花头饰是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宋元时期,流行于福建泉州。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九,当地男女老少都会盛装参加活动。妇女们身穿色彩鲜艳的服装,头戴簪花头巾,队伍抬着妈祖在村落里巡游,祈求出海平安。如今,当地妇女家里都有好几套这样的头饰和服饰。

作为泉州霞浦女文化传播大使、泉州市旅游推荐官,青田姐使用抖音已有六七年,亲眼见证了村子因​​为短视频而发生的变化。以前她居住的霞浦民俗文化村游客稀少,而如今,刚过去的国庆节期间,每天都有数万人来这里。

这次她们带来的发簪展品也融入了网友们喜欢的元素,传统的发簪饱和度较高,颜色也比较鲜艳,她根据网友们的需求,做了低饱和度的马卡龙色,并加入了绣球花等热门品类。

在《奇妙夜》的舞台上,她和@白兰阿姨蟳浦女写生基地用家乡话介绍自己,还将参加合唱,为此她们每天都在练习,非常珍惜在舞台上展现这种小众文化的机会。

06

2个人,6种武器,3分钟的武术表演

两个人在六件武器之间切换,有时候锋利的刀刃几乎要割破脖子,有时候更是毫无压力的冲上半空。

《磨刻雕琢》节目以风声、鸟声的腹语表演拉开序幕,伴随着笛声、鼓声、唢呐声响起。抖音创作者@涵亮老师和@延月分别身着白色和黑色服装,站在舞台两侧,展开一场武术对决。

颜沛用的可是关刀和绣春刀,韩亮与之对战的则是长枪、唐横剑、藤盾和苗剑,而这些只是韩亮所掌握的兵器中的一小部分。

她是全国武术冠军、国家一级武术裁判,也是甘肃天水师范学院的武术老师。这个练了30年武术的女孩,会使用26种兵器,家里大大小小的兵器多达上百件,摆在四排架子上,“比口红还多”。

韩亮出身武术世家,8岁被保送进专业体校武术队,成为学校里年龄最小的学生。一路走来,身边总有同学退学,但她却在剑、拳、枪等项目中多次夺冠。后来,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武术,她拍摄了一段展示中国传统冷兵器的视频,发布在抖音上,收获了3342万点赞。

韩亮身高1.55米,体重45公斤,经常使用的武器都比她的身高还要高,她用过的最长的武器是一把4.5米长的长矛,重量超过10公斤。目前,她正在拍摄制作相关视频。

她和闫沛共同参与了当晚武打动作的编排,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她表示,两人对打并不容易,需要在短时间内高频率、流畅地完成多个动作,而且打得好还需要有“贴身”感,表现出兵器靠近对方身体的感觉。

根据她的经验,这样的双人演出至少需要半年的练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在排练之前,她们也只见过一次面。

这次表演的难度不亚于一场比赛。一般来说,除了太极拳,专业武术运动员的表演时间只有1分30秒左右。但这次,他们从表演开始到结束要在3种武器之间切换,表演时间长达近3分钟。

07

5 个女孩,4 座城市,相聚神奇之夜

在抖音《奇妙夜》的舞台上,上海戏剧学院416女团的五位00后女孩演唱了在短视频中爆红的歌曲《望着窗外》。

她们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均为00后,其中4人是2021年毕业的。毕业演出当晚,她们表演完回到宿舍,做了一个“416”,然后拍摄了她们的靠前条抖音视频。视频随后火爆全网,在抖音上迅速收获了2200多万个赞。

毕业后,五个女孩散落在全国各地,北京、济南、上海、南京等地,这次聚会五个女孩再度聚首,她们坦言,最难的是让大家聚在一起。

虽然是熟悉的曲子,但这次编曲加入了新的元素,为了演出他们准备了半个多月。

音乐一响,五位姑娘身着浅色系新中式旗袍登场,她们的妆容也从短视频里常见的日常妆容,变成了戏曲舞台妆。为了和其他戏曲演员保持一致,她们把化妆工作交给了化妆师,而以往她们习惯自己化妆,这是戏曲专业的必修课。

08

博物馆文物也开始说唱

知名文物从博物馆的展柜,到短视频、直播间,如今又有了另一种玩法——登上晚会的舞台。

在《博物馆奇妙夜》节目中,圆明园铜马首、三星堆金面具登台表演,吴王夫差宝剑、东汉铜奔马则拿起话筒开始说唱。

这首由文物娃娃、抖音创作者@早安 演唱的《线上逛博物馆》,其实是一首汇集了抖音上大量文博数据、故事的原创歌曲。

“淄博烧烤诞生在五里堡,《跑出图》上就有它的痕迹。”淄博烧烤爆红后,网友们在抖音上观看了《跑出图》的解读,相关视频在抖音上播放量已达60万次。

作为台上玩偶之一的踏飞燕马,露出两排大白牙,笑容满面,源自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青铜奔马,成为抖音年度文创周边。抖音平台首批下单后,2000匹青马瞬间售罄。

“一部微缩版历史,27年看遍老篇”,抖音博物馆相关视频累计时长24万小时,把抖音上所有博物馆视频看完一共需要27年时间。

在抖音《奇妙夜》的最后,周深演唱了一首名为《活得好就是奇妙》的歌曲,歌词由抖音用户的评论组成,背景屏汇集了抖音上记录的平凡而美好的瞬间。

比如,环卫工人带着孙女在路边吃早餐,教她背古诗;卖飞饼的摊主在摊位上挂上音箱,像跳舞一样挥舞着飞饼;一名2000后、暑假***做医学生的外卖小哥,利用医学知识对路边摔倒的老人进行急救,这一幕被拍成短视频。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星星,通过抖音,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美好的点滴。闪光并不会淹没今晚的美好,但美好不会随着今晚而结束。

今晚的抖音奇妙夜你看了吗?哪些节目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要推荐,你希望在下一期的抖音奇妙夜上看到哪位抖音创作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随机抽取5位幸运读者,每人赠送抖音周边一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