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更换视频封面,一般微信功能是不支持的,一般可以更换视频内容。由深圳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于2010年10月策划推出,由张小龙带领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腾讯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支持iOS等手机操作系统,面向智能手机用户。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与好友分享文字、图片、贴纸,支持群聊及语音、视频对讲功能、广播(一对多)消息、照片/视频分享、位置分享、消息互通、微信支付、理财、游戏等服务,还有分享流媒体内容的Feed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好友探测器”和“附近的人”快速添加好友。
微信支持多种语言和移动数据网络,用户可以拍摄照片或视频并发送到“朋友圈”,用户可以在通讯录中选择联系人,使用云服务备份和恢复数据,保护用户通讯录数据。微信还拥有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等功能,让用户可以订阅自己喜欢的公众号,也提供了良好的自媒体平台,每个人都可以申请个人订阅号发布个人文章等,用户可以通过订阅或搜索获取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用户使用微信大部分功能不会收费。
发展历程
2011年
2011年1月17日,北京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申请注册微信商标。仅一周后,腾讯于2011年1月24日申请注册微信商标。[1]
2011年1月21日,微信向用户发布1.0测试版。该版本支持通过QQ号码导入已有联系人信息,但仅具备即时通讯、分享照片、更换头像等简单功能。[2] 在随后的1.1、1.2、1.3测试版中,微信逐渐增加了支持读取手机通讯录、与腾讯微博私信通信、多人对话等功能。截至2011年4月底,腾讯微信已获得400万至500万注册用户。
2011年5月10日,微信发布2.0版本,新增语音对讲功能,带来微信用户规模首次大幅增长。
2011年8月,微信增加“查看附近的人”陌生人交友功能,用户数达1500万,截至2011年底,微信用户数突破5000万。
2011年10月1日,微信发布3.0版本,增加了“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增加了对繁体中文语言界面的支持,并允许香港、澳门、台湾、美国、日本五大地区用户绑定手机号。
2011年1月17日,北京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申请注册微信商标。仅一周后,腾讯于2011年1月24日申请注册微信商标。[1]
2012
2012年3月,微信用户数突破1亿。4月19日,微信发布4.0版本,该版本增加了类似Path的相册功能,以及将相册分享到朋友圈的功能。
2012年4月,腾讯开始尝试将微信推向国际市场,为了让微信欧美化,其4.0英文版更名为“微信”,并随后推出对多语言的支持。
2012年7月19日,微信4.2版本增加视频聊天插件,并发布网页版微信界面。
2012年9月5日,微信4.3版本新增摇一摇传输功能,可轻松将图片从电脑传输到手机。该版本还增加了语音搜索功能,并支持解除手机号和QQ号的绑定,进一步增强了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权。
2012年9月17日,腾讯微信团队宣布微信注册用户数已突破2亿。[3]
2013年
2013年1月15日深夜,腾讯微信团队在微博宣布,微信用户数已突破3亿,成为全球下载量最多、使用率最高的通讯软件,影响力遍及中国**、香港、台湾、东南亚、海外华人社区以及少数西方人。
2013年2月5日,微信发布4.5版本。该版本支持实时对讲和多人实时语音聊天,并进一步丰富了“摇一摇”和二维码功能,支持搜索、保存和迁移聊天记录。同时,微信4.5还增加了语音提醒和根据对方发来的位置进行导航的功能。[4]
2013年4月11日,腾讯微信团队通过微信正式向部分用户发布声明,称网上流传的“微信将对用户收费”的谣言纯属恶意谣言,并强调微信永远不会对用户收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