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个人用户累计免费提现限额为20,000,超出部分将收取0.1%的服务费;微信取款收费仅半年

支付宝昨日宣布,自10月12日起,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限额的提现将收取0.1%的服务费。微信推出提现手续费六个月后,支付宝已经坚持不住了。

微信提现收费仅半年

根据支付宝公布的新规则,自2016年10月12日起,支付宝将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限额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每个个人用户累计基本免费提现限额为2万元。

支付宝还表示,从余额宝转出,包括转入我的银行卡和转入支付宝余额,将继续免费。自2016年10月12日起,用户新从余额宝转入的资金只能在转出时转回余额宝,不能直接转入银行卡。

至于收费原因,“综合运营成本上升较快”。支付宝表示,提现规则的调整是为了缓解部分成本压力。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也不意味着支付宝今后将把赚钱作为较早目的。但所有服务都需要基于可持续的资源,努力支持它们违反了客观的商业规律。”支付宝说。

今年3月,微信宣布开始对用户提现收取0.1%的手续费,每位用户累计免费提现限额为1000元。消息一出,引起轩然***。网友指责微信“拔毛”。支付宝当时表示“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与支付宝类似,微信当时在公告中表示,这些费用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巨大的成本已经让人难以承受。腾讯董事长兼CEO马化腾在两届媒体沟通会上给出了一个数字,“每月费用超过3亿元”。

昨天,新京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微信支付。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对此事发表评论。

小商户收款成本会增加吗?

“因为支付宝不收费,所以我一直用支付宝。但支付宝也有要求,所以我就用现金。”昨天,有网友表达了上述感慨。有支付宝用户直接抱怨:“以后还能用什么移动支付APP呢?”

易观金融行业研究中心研究总监马涛表示,免费的互联网实际上是有人为用户付费,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一直在为用户承担相应的费用。

中国小额信贷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梅告诉新京报记者,微信提现手续费的实际影响“确实不大”,因为消费者日常使用微信都是小额的,比如吃饭、汽车票价等,更多集中在支付和消费环节。

对于一些使用支付宝提取大额资金的用户,张晓梅的建议是选择提供免费转账服务的网上银行。她认为,大额现金提取更适合通过银行系统进行。

不过,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移动支付业内人士透露,虽然对普通用户的影响可能并不大,但小商户可能仍会受伤。 “一些小商户不使用支付渠道,一直采用当面或转账收款的方式。提现手续费意味着他们每天的营业额增加了千分之一。”

■ 口译

差异1

免费限额:支付宝、微信1000

根据调整后的规则,支付宝和微信均对用户提现收取0.1%的手续费。单次服务费不足0.1元的,按0.1元收取。不同的是,支付宝个人用户可以享受2万元的基本免费提现限额,而微信的免费提现限额为1000元。

差异2

蚂蚁积分可兑换支付宝免费提现限额

用户可以获得蚂蚁积分,免费额度用完后,用户积累的蚂蚁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免费提现额度。据支付宝介绍,目前兑换比例为1个蚂蚁积分可兑换1元的免费提现额度,无上限。微信支付没有类似政策。

由于余额宝可以直接用于消费,如果用户担心余额宝被扣款,转账到余额宝也是一种选择。但自2016年10月12日起,用户从余额宝新转入的资金只能在转出时转回余额宝,不能直接转入银行卡。理财通则不能直接进行消费者支付。

■ 问题

免费围场结束《付费战争》第二季?

互联网支付之争不断升级,开始进入高水平竞争。

91财经联合创始人吴文雄认为,早期通过补贴、折扣、优惠等方式进行的野蛮增长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产品。

“免费圈地结束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稳定基本市场。支付宝的策略和微信一样,设置提现门槛,本质上是增强用户粘性,鼓励用户在平台上消费,然后通过积累资金来赚取利润。”吴文雄举例说,支付宝改版增加社交属性、增加朋友圈,实际上是为了增加粘性。

另一位移动支付行业人士表示,支付宝目前压力很大,被微信支付的线下数据超越,迫使他们必须采取行动。 “微信最初提款收费是因为银行手续费压力大,以及积累资金准备消费金融。第二点更重要。”该人士表示。

从市场份额的绝对值来看,支付宝仍然占据绝对优势。据艾瑞咨询统计,2016年靠前季度,支付宝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然而,玛丽2016年5月发布的《2016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中国用户每月使用微信支付的次数超过50次,几乎是支付宝的五倍。

提现手续费会导致消费者损失吗?

“如果滴滴打车价格上涨,用户会停止使用它吗?”吴文雄表示,当移动支付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目前还没有第三方平台能够像微信、支付宝那样方便的时候,用户转账就很难了。

张晓梅还告诉新京报记者,“价格战”短期内确实给小型支付平台带来了机会。获得融资后,他们可以继续走免费路线,进一步获取用户,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互联网服务付费,一旦付费时机成熟,价格战的意义和空间就不大了。”张晓梅认为,小平台不应将此视为价格战的机会,而应考虑专注于服务细分,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价格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确实是初级阶段,让消费者知道了互联网的便利;现在消费者更加理性、成熟,更多地考虑享受好的增值服务。互联网的竞争格局是也趋于成熟,通过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赢得未来。”她说道。

采访/新京报记者 刘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