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中国区总经理余志强表示,希望能够率先获得进入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的牌照,但并不想简单地抢走其他公司的市场份额。
距离我国正式打开银行卡清算市场大门半年多以来,觊觎这块蛋糕多年的国际卡组织巨头们准备好了吗?
“对Visa来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市场。Visa在中国的投入将是长期的,所以我们非常高兴看到国务院决定开放支付清算市场。我们内部也在为申请人民币支付清算牌照做很多准备。我们不敢说我们是靠前个,但希望至少是靠前批。”Visa中国区总经理余学利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要知道,对于进入中国三十多年的Visa、万事达卡来说,能够从事人民币清算业务、允许带有Visa标识的单卡在境内****上受理,经历了漫长的等待。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
半年后,去年4月22日,国际卡组织等来了《国务院关于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实施的决定》的发布,并于6月1日实施。
但这并不意味着开放已经到来,想要申请支付清算牌照的机构仍在热切等待相关细节的出台。
“我们非常期待拿到牌照之后,Visa在中国的受理环境能够得到改善。具体细节目前还没有公布,还在等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细则。一旦中国的人民币清算市场真正开放,商户受理环境肯定是Visa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只是实体商户,还包括线上支付、移动支付等等。”余学利说。
去年7月3日,央行就《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为一个月,但截至目前,央行尚未宣布进一步动作。
一方面,国际支付巨头们蠢蠢欲动,但现实是,十余年来,中国银联凭借国内较早人民币转账清算机构的地位独享这块蛋糕,已经成长为与Visa、比肩的国际支付品牌。
作为全球最大的银行卡支付机构,Visa似乎并不担心。
“中国市场绝对足够大,支持Visa参与人民币清算市场,单纯抢占其他公司的市场份额,并不能带来更多附加值,开放竞争对持卡人来说是个好消息。”
目前,国际卡组织正悄然提前争夺中国客户,特别是高端客户。
可以看到,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各机构都在积极发行只有Visa或单一标识的多币种信用卡,并带有“消费和取现无外汇转换费”、“全球任何外币消费均可直接用人民币还款”等特点。对于热爱出国旅游的中国人来说,国际卡组织的全球受理网络颇具吸引力。
“开放之后,我们不只是把Visa的全球支付产品带到中国,而是想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余雪莉说。
在Visa看来,高端客户是其重点关注的客户群体之一,这也是Visa擅长的领域。
根据Visa《2015年富裕人口调查》显示,中国富裕人群平均年龄为33岁,是亚太地区最年轻的群体,年收入约42万元人民币,其中84%已婚。
2016年,Visa针对中国区的Visa 、Visa卡及白金卡持卡人推出了2016年度高端产品福利计划,涵盖酒店、航空、旅游、美食、健康、购物和教育七大消费领域。